・学系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地理系成立于2021年11月,是学校“一体两翼”办学格局和“高标准、新机制、国际化”原则在南国北师的重要体现。我系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前沿,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深厚的学科积淀,致力于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地理学拔尖创新人才与卓越教师。
历史沿革与学科实力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科源自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史地类,1928年正式建系。历经百年发展,北师大地理学在2012年、2016年、2020年连续三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评A+等级,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地理系作为北师大地理学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延伸,延续这一优良传统,现建设地理科学与地理科学(师范)两个本科专业。其中,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是全国首个通过师范类专业第三级认证的地理科学专业,标志着其在教师培养质量上的最高标杆。
科研平台与学科方向
围绕国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依托地表过程与水土风沙灾害风险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遥感与数字地球全国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地理系聚焦海岸带气候变化影响与应对、智慧空间信息融合、植物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与文明演化、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等前沿方向。服务于广东省“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低空气象保障数据与技术”“咸潮灾害与水资源安全”“百千万工程”和谐宜居城乡建设等广东省重点规划领域。目前已获批建设了广东海陆交互带人地耦合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智慧空间信息融合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珠海岛礁资源生态环境野外科学研究站、凤凰山水力侵蚀国家重点监测站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并拥有完备的地理实验教学中心及室内分析测试平台,为地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支撑。
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地理系始终坚持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31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3人,讲师5人,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入选4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项。
人才培养方面,文理学院地理学一级学科下构建了贯通本科至博士的完整体系。2025年,首次招收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学术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
发展愿景
“经天纬地,格物穷理;栉风沐雨,薪火永继”。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地理系将继续弘扬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不断推进学科交叉与机制创新,与北京校区地理科学学部协同并进,为北师大地理学A+学科和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实力提供坚实支撑,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区域高质量发展及教育强国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
地理系网站 https://geo.bnuzh.edu.cn/
・专业介绍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智慧圈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形成的自然-社会综合体。研究内容是人地关系,包括水、土、气、生等自然地理要素、及其与人文和经济要素相互作用的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科学技术成为新时期地理学研究的技术手段。因此,地理科学不仅是理解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为区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为目前面临的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经济全球化、地缘政治等重大问题方面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对接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等重大行业需求,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作出学科贡献。“地理”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教学科目之一,承担着普及人地协调观、开展地理国情教育的重要任务,对接基础教育师资的社会需求。
地理科学专业分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非师范生)和卓越教师人才(师范生)。拔尖创新人才是面向国家地理学基础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拔尖人才。学生具有“四有”素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掌握地理学核心概念与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地理数据获取、分析和应用能力,具备综合思维、终身学习、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地理科学拔尖创新人才专业从2019年开始招生,入校时按理科大类分班,一年级下学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地理科学专业。卓越教师人才是面向国家基础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培养具有“四有”好老师素质的卓越教师人才。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和高尚师德,掌握教育规律与先进教学理念,具备扎实的地理学科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创新思维、国际视野和专业发展能力,能胜任地理教育、教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等工作,成长为地理教学与学科教研骨干,在地理基础教育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地理科学卓越教师人才专业从2020年开始招生,分别为“免费师范生”计划和“优秀教师”计划。
・系主任:谢云
・副主任:李青青
・学术委员会
主 任:黄伟(自然地理)
委 员:刘宝元、江源、张文生、谢云、严平、黄伟(人文地理)、孙睿、刘素红
秘 书:魏叶
・教学委员会
主 任:江源
副主任:黄伟、胡嘉璁
秘 书: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