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宁欣:如何进入历史书写的体会

     发布日期:2021-12-15

2021年12月12日下午,由文理学院历史教研室主办,史乘学社协办的南国北师史学论坛系列讲座第二讲顺利举行。本次讲座围绕“如何进入历史书写的体会”展开,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宁欣教授主讲,毛瑞方副教授主持。讲座线上线下同步进行,除线下会场外,共有来自十余所学校或研究机构二百多名教师与学生线上参与讲座。北京校区春秋学社协助宣传。




讲座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基本史实的重要性;积累史实的方法;历史书写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历史书写的层次


宁老师首先谈及自己多年研究的两点体会:第一、基本史实不够;第二、如何抓问题。由此,她引入了讲座第一个部分:基本史实的重要性。

在第一部分,宁老师强调基本史实的重要性,指出历史研究没有快车道,讲究积累,我们展开研究需要熟悉基本史实。

在第二部分,宁老师进一步讨论了如何积累史实。

她认为要从最基本的阅读做起,尤其是原典。但她也补充道,阅读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根据大家的阅读情况,她建议同学们要有前四史的通读基础,进而结合自己的兴趣方向阅读这一时期的基本史料,毕业后将投身基础教育事业的同学还要将经典通读和精读结合起来。

最后,宁老师从历史研究需要多重证据的角度对内容进行深化,指出除了阅读原典之外,也应该拓展史料,比如考古挖掘、其他学科相关的研究成果、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强调在引入交叉学科的历史研究中,要坚持历史学的主体地位,不要避重就轻。


在第三部分中,宁老师谈及历史书写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宁老师介绍了邓广铭先生提出的“四把钥匙”:年代、版本、职官、历史(沿革)地理。中国史的年代即纪年问题,纪年标志着历史的时代,有利于掌握历史发展的纵线。版本与目录学相近,是要搞明白研究的问题在那本书或者哪类书中。关于职官问题,宁老师认为可以通过职官抓住中国政治社会的核心和脉络。而沿革地理主要针对行政区划的演变,都是我们历史研究和论文写作应当注意的。

此外,宁老师还介绍了其他历史研究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小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和度量衡

随后,宁老师结合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和个人经历建议大家除历史书籍之外,也要走向身边的历史古迹,切身感悟历史。

在第四部分中,宁老师提出历史书写的几个层次。

第一,资料的搜寻与整理。获取第一手新资料,但第一手史料的垄断现象显然是消极的,应见人之所见,发人所未发。

第二,具体史实的考订。尽量的还原历史原貌。

第三,具体问题的研究。小处着手时要注意一叶障目的弊端,要具有问题意识,抓住具体问题。

第四,对规律性的探讨、总结和提升。她指出阐述问题一定要注意上延下连。宁老师引用何兹全先生对历史研究的心得:抓主流,抓重大问题,抓关键,抓规律性和道路问题,长时段的把握。此外,从历史哲学的高度审视历史学的演变和发展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视野。


最后,宁老师谈到要平衡大处着眼与小处着手的关系。宁老师以自己论文写作为例,指出论文应引出问题或者高度概括文章的主线与核心,指明研究的意义,进而展开论述,强调找到问题需要有一定积累。

讲座结束后,宁老师耐心解答了现场同学和线上的提问,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