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1-10次
11月7日,202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38位科学家、193项成果获奖。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颁奖典礼,北京市市长殷勇主持颁奖大会,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获奖人员与成果作为北京市科技界代表作出的重要贡献,并就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加快发展前沿科技提出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
《青藏高原地区极端环境生态价值的新认识》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为该成果的唯一完成单位。成果完成人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文理学院史培军教授,地理科学学部于德永教授、周涛教授、朱文泉教授、唐海萍教授,以及博士研究生陈彦强、韩东妮、刘霞、姜楠。


该成果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和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青海生态环境价值评估及大生态产业发展综合研究》等项目的资助下,系统开展了“青藏高原地区极端环境生态价值的新认识”研究,构建了高寒生态系统生态-水文过程模拟系统,首次量化了青藏高原水塔核心区水资源总量、域内水资源量和域外溢出水资源量,揭示了水资源相态转化的影响机制;构建了高原植被与土壤碳储量及碳汇量估算的随机森林模型与深度学习模型,首次从水平方向的空间格局与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两方面综合评估了青藏高原冻土核心区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碳源汇的数量;首次对青藏高原近地表氧含量进行了测量,揭示了青藏高原氧含量的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明确了海拔不是决定青藏高原近地表大气氧含量的唯一因素。
研究成果在Science Bulletin、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顶级期刊发表,获得8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等权威专家的肯定性评价,并被PNAS、Global Change Bi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引用。该研究为青藏高原生态保育和健康风险防御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青藏高原地表大气氧含量研究成果被新华社用中文、英文向国内外发布,其中中文稿件被央视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西藏日报等89家媒体采用,客户端阅读量达220万;对外中文稿件被凤凰网、搜狐网、新西兰奥克兰华页公司等20家媒体采用;英文稿件被世界新闻网、bignetwork.com等22家媒体采用,并刊发日本专线。研究成果取得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