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短途实习教学

  来源:文理学院地理系   发布日期:2021-12-22

地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配合理论知识的讲解,10月31日在王多云老师、苏琦老师的带领下,地理专业学生进行了地质学野外实习。


观测点1:北长围山东麓北段 下寒武统八村组

首先在王多云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罗盘的使用方法,并在到达第一处裸露岩石后,拿出榔头敲下岩块,仔细观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以及老师的讲解,学生们对该处岩石有了较为完整的认识,该处主要为浅海沉积的砂质泥岩,有低级变质特征。

观测点2:竹银水库西侧裸露岩层

经过观察,学生们认识到该处岩石颗粒较粗,为浅海或滨海沉积。岩层具有明显的正层序序列,由下向上粒度由粗变细,由石英砾岩、含砾砂岩和砂岩组成,该套层序指示滨海或浅海沉积层,含植物动物化石。还发现了带有波浪纹理的石块,“可以用来还原当时的潮汐、波浪运动。”


观测点3:小托村-大托村中点处

该处为基岩断裂,受挤压力,断裂抬升。表层的沉积岩层被外力剥蚀,只留下了大面积的侵入岩裸露。依据侵入岩体中的多条石英-燧石岩脉,判断该黑云母细粒花岗岩体侵入围岩之后,又经历了不止一期的热液活动。而后期(近现代)的流水作用在该花岗岩体表面产生了“帘”状的黑色表层。

观测点4:斗门大桥附近

此处展现了磨刀门水道-河口-(水下)三角洲地貌以及和波浪的关系。三角洲环境是河流入海后形成的一套特殊的沉积相组合。河口为河流终点,即河流注入海洋的地方。 三角洲是在河流流入海洋、半封闭海、障壁保护的潟湖以及内陆湖等固定水体处形成的岸线突出部位的沉积。

实习区域地质背景

珠海,坐落于北东-南西走向的华南褶皱区。境内被北东、北西向断裂切割成断块式隆升与沉降平原。如凤凰山(香洲-前山断裂、唐家-南屏断裂),珠江口外散列岛屿和沉积盆地北东向排列都是受北东向构造影响。而珠江入海水道,如磨刀门水道、泥湾门水道皆是受北西向构造控制。

该区主体在加里东期形成,海西期改造,印支-燕山期内又遭受剧烈的构造变动侵扰,火山活动尤为剧烈。

特别是晚侏罗纪,大范围的火山活动与伴随的岩浆侵入,造成了原来华南地块和华北地块内部的破裂,形成火成岩的大面积分布。喜山期以来,本区受太平洋板块向西北方向的俯冲挤压,最终形成现今的地质地貌特点。